2024年1-3月份,吉林省社会物流总额完成6371.7亿元,同比去年第一季度增长7.3%,增长速率高出国家1.4个百分点,物流运行延续恢复态势,物流总额稳中有升。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321.3亿元,同比回落19.1%;工业品物流总额2786.1亿元,2.3%;外部流入货物物流总额2417.3亿元,同比增长15.1%;单位与居民销售额846.1亿元,同比增长18.5%
从生产领域看,工业品物流依旧是吉林省社会物流的重要部分,一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稳步增长,物流支撑生产领域的作用持续凸显。重要工业品门类中,汽车产量达37.6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2.3%,汽车产业稳定星空体育 星空体育平台发力,保持强韧增长;化学药品原药产量1.1万吨,同比增长25%,中成药产量3.4万吨,同比增长9.4%,吉林省药品行业发展向好,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从民生消费领域看,一季度吉林省单位与居民销售额同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幅降低,居民购买力有所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49.6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26.2亿元,同比增长6.1%,对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贡献率达15.9%,民生消费领域保持良好增长,零售市场活跃度提升。春节作为传统消费旺季,对民生消费领域刺激效果显著,线上电商到线下实体零售市场都迎来了消费高峰。电商快递等商贸物流领域流通加快,一季度吉林省快递业务量达22075.8万件,同比增长36.5%,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快递业务收入达22.59亿元,同比增长19.1%,快递业务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线上电商物流需求持续释放,带动民生物流延续较快发展态势。
从国际物流看,一季度吉林省进出口总额达424.1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进口总额286.0亿元,同比增长21.0%;出口总额138.1亿元,同比增长6.6%。进口、出口物流量保持稳步扩张,吉林省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从社会物流需求结构看,一季度吉林省农产品物流总额占比5.0%,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比43.7%,外部流入货物物流总额占比37.9%,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占 13.3%,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占比 0.01%。各类物流总额及其占比见图1-2。
从各类物流总额占比变化情况来看,农产品及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比有一定程度下降,外部流入货物物流和单位与居民销售额占比则有所上升,物流市场主体有所倾斜,吉林省社会物流逐渐向多主体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吉林省物流行业应对外部市场变化风险的韧性。
2024年1-3月份,吉林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18.9亿元,同比增长1.9%。运输费用、管理费用和保管费用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运输费用227.7亿元,同比增长0.4%;保管费用146.5亿元,同比增长2.8%;管理费用44.6亿元,同比增长7.2%。随着吉林省货运市场活动的频繁开展,物流服务进一步扩张,社会物流费用对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及分项费用同比增长情况见图2-1。
2024年1-3月份,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为 14.3%,比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同期水平0.1个百分点,吉林省社会物流运行质量持续提高,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物流业“降本增效”目标进一步推进。其中运输费用与GDP比率7.8%,保管费用与GDP比率5.0%,管理费用与GDP比率1.5%,运输费用占GDP比率比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占GDP比率保持稳定。随着我省“降本增效”工作的有序开展,“公转铁”政策有效落实,铁路运输进一步发展,物流运输费用占GDP比率降低,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高。
从结构变化来看,一季度吉林省社会物流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比率分别为54.4%、35.0%和10.7%。其中运输费用占比同比下降1.4%,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比同比增加0.9%和5.9%。“公转铁”措施推进效果显著,吉林省铁路货运量增加,铁路运输具有高密度的货物承载能力,运输更加稳定,且单位运输成本较低,与公路运输相互配合,实现资源的协同利用,物流运输效率提升,物流运输费用占比降低。全省社会物流费用占比情况及同期比较见图2-2。
2024年1-3月份,吉林省物流周转效率良好,产销衔接水平稳步恢复。一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9.7天,比去年同期减少0.4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29.7天,比去年同期减少10.7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增速由去年同期的1.9%降低为-5.1%,对比去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存货增速实现“由正转负”,消费回升态势明显,伴随着企业去库存管理理念不断深化,存货水平持续改善。随着供应链协同水平不断优化,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升,产销协同模式不断升级,为吉林省物流服务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1-3月份,全省货运量完成10841.7万吨,同比增长4.0%;货物周转量完成433.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8%。其中全省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1352.0万吨,同比增长13.6%;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144.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4%;公路货运量完成9488.7万吨,同比增长2.8%;公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88.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0%。全省1-3月份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铁路货物发送量与铁路货物周转量、公路货运量与公路货物周转量的增长情况见图3-1、图3-2,铁路周转量增速见表3-1,公路周转量增速见表3-2。
全省运输结构持续调整优化,货物运输模式更趋多样化,货运结构正在向更加多元化、均衡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补充、协调运行,共同推动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道路运输方面,得益于居民实物消费和餐饮商贸等的物流恢复,道路运输在干线配送、短途运输等领域发挥稳定作用,公路货物周转量稳中有升。在铁路货运方面,铁路货运规模不断扩大,货物周转量稳步上升,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不仅实现了货物的快速运转和衔接,更能促进全省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不同运输模式的结合,实现整体运输的协同和优化,提高资源的协同利用效率,生产资料、生活物资运输顺畅,物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同比增长1.7%。其中运输收入实现307.9亿元,同比下降0.2%,占比88.4%;保管收入实现40.6亿元,同比增长18.0%,占比11.6%。全省物流业总收入、运输收入与保管收入同比增长情况见图4-1。
随着货运结构的优化和运输效率的提升,物流收入稳步增加,物流业总体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仓储和环保环节投资升级,保管收入稳步提升,运输收入略有下降,与费用占比变化情况同向。
综合来看,吉林省物流相关领域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具备优良市场基础与较强韧性,一季度物流运行呈现恢复向好、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吉林省物流业预计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走向,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优化运输结构,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吉林省将继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通过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高物流设施利用效率、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随着“公转铁”等运输结构调整政策的深入实施,吉林省的铁路运输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公路货运也将与铁路运输形成互补,共同推动吉林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后续各项政策的逐步推进与实施,吉林省将继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2024年实现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以持续稳定的步伐迈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