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中国)官方网站

中国物流集团×重庆物流集团:巨头战略整合的深层逻辑和启示—星空体育平台
星空体育平台
 
 
新闻
分类
中国物流集团×重庆物流集团:巨头战略整合的深层逻辑和启示
编辑:小编 时间:2025-02-21

  2025年2月10日上午,重庆市国资委召开市属国企港口资源整合工作启动会,称将以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实施码头资源专业化整合,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增强优势企业核心功能。

  当日晚,重庆港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重庆物流集团正在与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筹划国资战略整合事宜。

  尽管上述整合处于筹备阶段,尚无法通过公开信息判断整合的实际情况、后续走向和事件是否具有代表性,但这一消息已在物流行业激起千层浪,成为2025年开年行业的标志性事件,更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作新一轮央国企整合的先声。

  一旦整合顺利推进,极有可能重塑物流行业格局,深刻影响企业经营走向。所以,深挖这一整合背后的逻辑,探寻其行业启示,对物流企业和从业者而言,不失为把握行业脉搏、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之举。

  作为物流行业“国家队”,中国物流集团目标打造世界一流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中国物流集团在物流领域资源丰富,国际国内业务布局广泛,在铁路货运、国际物流、制造业物流、战略物资储备等多方面优势显著,下属四家境内上市公司。

  2024年,中国物流集团综合物流收入同比增长11%;国际货代业务量同比增长17%;国际班列运输量同比增长50%;网络货运业务货运量同比增长18%,发展势头强劲。

  中央企业是落实国家战略的排头兵、主力军。重庆作为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是中国物流集团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落子,能为西部物流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物流集团多式联运体系强在铁路、仓储,在水路运输布局方面存在短板。国内港口资源多被中远海运、招商局集团等央企、沿海大型港口集团或地方国有企业所掌控。中国物流集团亟须加快补齐水运短板,提升长江流域物流服务能力,实现通江达海向世界。

  中国物流集团资源虽多,但缺乏相对有力的枢纽载体作为物流网络运营组织中心。重庆交通优势显著,是全国首个拥有“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将重庆作为集团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主战场和创新地,能够起到带动西部、辐射全国、联通全球的作用。

  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产业基础扎实,市场规模巨大,辐射带动能力强。通过整合地方头部企业物流资源,集团可更好扩大区域市场份额,巩固国内物流市场主导地位。

  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肩负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职能。

  重庆物流集团是重庆市委市政府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于2023年6月29日整合重庆交运集团、重庆港务物流集团、重庆国际物流集团组建的市属重点国有企业。集团下属重庆港是我国内河港口第一家上市公司,经营管理重庆市内重点公共港口码头,是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关键支撑。

  重庆物流集团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运营主体,战略整合后运营主体获得央企资源,能突破区域性国企平台局限,大幅提升重庆在国际通道建设中的协调能力,推动国家战略的深度落地。

  重庆港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非经营性利润均同比下降两位数,部分港口码头利用率低至40%,低于全市国企、同类港口企业平均水平。整合后,重庆港有望重焕生机,成为少有的央地国资混改平台上市公司,在服务长江航运与中欧班列的陆海联动中展现新的作为。

  《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联盟合作等方式进行规模扩张和资源优化整合,引进全球物流企业100强以及中国物流企业50强在渝设立总部、网络货运平台,提高重庆境外物流市场资源配置能力。

  通过借助央企国际物流网络和资源,重庆物流集团能突破地理限制,快速提升跨境物流服务水平,更好支撑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四大直辖市中只有重庆尚无一级央企总部。通过央地合作,重庆市能充分调动发挥央企品牌资源、产业引领、资金规模、管理人才等优势,推动重庆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若能成功推动中国物流集团运营总部落地并正式运行,将极大提升重庆的物流枢纽地位。

  早在2021年中国物流集团组建之前,重庆市就力邀其总部落户。总部落地北京后,又锲而不舍邀请集团到重庆设立第二总部、运营总部。

  2021年7月,中国物流集团下属企业在重庆市成立华贸铁路公司,并深度参与中欧班列(成渝)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国物流集团下属重庆中集物流公司、重庆诚通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运营情况均稳定向好。

  2024年3月19日,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合资组建中国物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港口物流和通道物流建设运营,拓展制造业物流、特种物流和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发展多式联运,放大“物流+经贸+产业”综合效应,全面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2024年5月,重庆市国资委成立“中央企业服务处”,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物流集团等中央企业对接服务的力度。

  2025年2月14日,《深化中央企业与重庆市合作 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物流集团受邀参会,并与重庆市签约共建多个重大项目。

  2018年起,招商局集团与辽宁省政府携手,合作推进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助力建设东北海陆新通道。2018年和2019年,招商局集团与辽宁省分别签署辽宁港口集团49.9%股权增资协议和1.1%股权无偿划转协议,最终以51%的股权成为辽宁港口集团实际控制人。

  重组整合以来,辽港集团经营业绩全面提升,债务结构得到优化,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借助招商局央企品牌影响力,辽宁港口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了央地合作、多方共赢。

  基于此前的良好合作基础,此后,招商局集团与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又共同推动了太平湾等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截至目前,招商局集团在东北三省资产总额已突破5000亿元,为东北振兴国家战略的推进注入了强大的央企力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整合细节尚未公开,且后续整合过程还可能面临业务协同、文化融合、利益平衡等挑战,但可以预见,物流行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战略布局深度、资源整合力度、外向开放高度、多式联运跨度、技术创新速度、客户服务温度等多维度的综合博弈。

  整合契合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要求。央地整合能打破地域限制,通过央企全国物流网络与地方物流基础设施资源的融合,促进物流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为构建“全国一盘棋”的物流网络提供了实践样本,有助于落实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目标。

  中国物流集团通过控股重庆港,有望强化长江黄金水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衔接,提升重要枢纽布局和多式联运效率。

  对地方物流企业而言,借助央企资源也为突破区域市场天花板、盘活核心资产提供了新路径。但同时,也需警惕地方国企与央企因管理机制的差异(如决策流程、考核体系)可能引发的整合摩擦。

  此次整合围绕国家战略展开,直接服务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战略。企业在国家和区域战略中的地位,将直接影响自身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如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

  大型企业应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找准定位,在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壮大。同时,企业也需要避免过度依赖政策性补贴,建立市场化的利润导向考核指标,确保可持续发展。

  据行业数据显示,中国物流企业 CR10 市占率不足 1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物流行业涉及铁水公空仓邮关贸等多个领域,市场化程度高,主体众多,注重枢纽效应、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重庆物流集团整合三家市属企业后资产总额近 500 亿元,但非经营性净利润表现不佳,反映出地方国企存在资源分散等问题。

  国资主导的整合加速,预示着行业将从分散竞争转向规模化、协同化、专业化发展,具备网络密度、跨境能力、科技赋能的企业将获得价值外溢。此外,资源的集中将加剧市场竞争,传统物流企业应积极探索资源整合或深度合作路径,优先与全国网络型企业、多式联运经营人星空体育登录入口 星空体育在线官网合作,打破地域、运输方式和企业间的壁垒,实现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中国物流集团与重庆物流集团都是开放程度较高的国有大型物流企业、我国物流出海的主力军,整合将有助于双方合力拓展国际市场,通过物流通道建设和国际规则探索等方式,推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助力国产品牌降低跨境物流成本。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标国际物流巨头,中国物流集团等企业海外仓覆盖率不足,有待通过联合其他央国企和电商平台共建海外仓、保税仓节点网络,强化本土化服务能力和境外揽货水平,提升全球响应能力和速度。

  数字化转型同样是整合的关键驱动力。2024年12月,首家数据科技央企中国数联物流成立,显示高层对于以数字技术提升产业运营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心。

  中国物流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研发投入,旗下中储智运等平台已应用物联网、AI技术;重庆物流集团在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出行、智慧商贸四个板块的数字化亮点成果也可圈可点,此次整合无疑为双方在数字化领域的协同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对其他物流企业而言,也需注重加强物流技术研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信息化建设、绿色物流方面的投入,创新运营模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次整合或将引发区域内物流市场的竞争格局调整,部分物流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竞争压力,需要尽早作出应对。比如,对区域物流企业而言,应加快与央企的生态位互补,如专注冷链、医药物流、危化品等细分赛道。对物流技术供应商而言,应加强研发适配多式联运、国际物流的物联网设备,如铁路、港口货物追踪系统,并形成技术标准等。

  物流资源整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比资源的“物理整合”,如何实现功能与要素之间的“化学融合”,真正让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规模效应充分彰显、带动能力大幅增强,将成为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分享到:
星空体育平台

分享到:

010-59770610
Copyright © 2024 星空货物快运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17963号